不銹鋼的定義及化學成分
一.不銹鋼的定義
不銹鋼是指在空氣或化學腐蝕介質中能夠抵抗腐蝕的一種高合金鋼;通俗地講,就是不容易生銹的鋼。實際應用中,常將耐空氣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蝕介質的鋼稱為不銹鋼;而將耐酸、堿、鹽等化學介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;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,而后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。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于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。不銹鋼基本合金元素還有鎳(Ni)、鉬(Mo)、鈦(Ti)、鈮(Nb)、銅(Cu)、氮(N)等,以滿足各種用途對不銹鋼組織和性能的要求。不銹鋼典型代表性能的有13鉻鋼,18-鉻鎳鋼等高合金鋼。
由于不銹鋼自身含有豐富的鉻,鉻在空氣中會反應生成極薄而又堅固細密的穩定的富鉻氧化膜(防護膜),防止氧原子繼續滲入繼續氧化,從而獲得抗銹蝕能力,這就是不銹鋼不生銹的原因。
不銹鋼是具有美觀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蝕性能,不必經過鍍色等表面處理,而發揮不銹鋼所固有的表面性能,使用于多方面的鋼鐵的一種,通常稱為不銹鋼。
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,因此,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,最大不超過1.2%,有些鋼的Wc(含碳量)甚至低于0.03%(如00Cr12)。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(鉻),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,鋼才有耐蝕性。因此,不銹鋼一般Cr(鉻)含量至少為10.5%。不銹鋼中還含有Ni、Ti、Mn、N、Nb、Mo、Si、Cu等元素。
下一篇:不銹鋼的分類上一篇:不銹鋼的標示方法和標準